谨防沦为鸡肋

  手机游戏防沉迷系统初衷值得肯定,但如何防止该系统沦为鸡肋需要给予真正的思考。

  这些年来,有关方面为遏制网游负面影响的举措可谓接二连三,比如有关部门曾推出过“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防沉迷系统的要求之一是实名注册,以避免未成年人沉溺于游戏之中。但这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不少网友为了逃过网游实名制监管,借用或者盗用他人的身份资料完成账号注册,或者干脆利用“身份证号码生成器”软件随机生成一个号码,而网游系统只能通过玩家身份证号码判断其是否为成年人,而其他信息则无从核对。而且为了方便未成年人使用有效的成人身份证号码注册游戏账号,不少网吧老板主动为玩家提供身份证号码,网络上有关“免费提供身份证号码”的信息也比比皆是。

  2007年多达14个部委联合出台的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规定中,更要求对未实施营业的网吧,在每日0时至8时暂停其互联网接入服务,如今,这些规定形同虚设。

  再观察新规定的网游实名制,1日起,《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其中引人瞩目的一条是“网游实名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该制度对保护虚拟财产、预防青少年网瘾等方面有积极意义,但由于目前规避“实名制”的办法很多,事实也并非想象中那么乐观。“实名新政”遭遇“执行难”被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显然,如不能引入相关技术手段,只是简单地“只认证件不看人”,网游实名制有沦为“鸡肋”的可能,手机游戏防沉迷系统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同样也会沦为鸡肋。

  真正的治理需要标本兼治

  陆续出台的一个个措施和规定,有的与现实脱节,根本没有可行性,而现在的网络实名制,甫一出台,却轻易即可被“破解”,说明治理手机游戏、网络游戏负面影响并不是那么简单。“现在大部分的游戏治理都是实名制,这直接解决了游戏玩家在遇到纠纷后的身份确认,但对于防止青少年沉迷作用却有限。”北京邮电大学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表示。

  “中国戒网瘾专家第一人”陶宏开教授同样表示,用以实名制为主的防沉迷系统来防止孩子玩网游,是治标不治本。

  显然,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企业自身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求企业必须自律,在利益博弈中,应摆正位置,否则消极应对是起不到真正作用;其次,需要其他机构的监管和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遏制未成年人获取身份证的渠道和非法机构破解实名制的渠道;后,网游实名制本身从技术上来说,防沉迷的难度很大,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游戏本身有防沉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