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法区域(MethodArea)

  方法区域存放了所加载的类的信息(名称、修饰符等)、类中的静态变量、类中定义为final类型的常量、类中的Field信息、类中的方法信息,当开发人员在程序中通过Class对象中的getName、isInterface等方法来获取信息时,这些数据都来源于方法区域,可见方法区域的重要性。同样,方法区域也是全局共享的,它在虚拟机启动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也会被GC,当方法区域需要使用的内存超过其允许的大小时,会抛出OutOfMemory的错误信息。

  在Sun JDK中这块区域对应的为PermanetGeneration,又称为持久代,默认为64M,可通过-XX:PermSize以及-XX:MaxPermSize来指定其大小。

  ● 运行时常量池(RuntimeConstant Pool)

  类似C中的符号表,存放的为类中的固定的常量信息、方法和Field的引用信息等,其空间从方法区域中分配。类或接口的常量池在该类的class文件被java虚拟机成功装载时分配。

  ● 本地方法堆栈(NativeMethod Stacks)

  JVM采用本地方法堆栈来支持native方法的执行,此区域用于存储每个native方法调用的状态。

  例如有这么一段代码:
public class 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String a="a";
          String b="b";
           String ab="ab";
           System.out.println((a+b)==ab);       // false
           System.out.println(("a"+"b")==ab);   // true
           final String afinal="a";
           String result=afinal+"b";
           System.out.println(result==ab);      // true
           String plus=a+"b";
           System.out.println(plus==ab);        // false
             System.out.println(plus.intern()==ab);  // true
    }
}

  分析下上面代码执行的结果,可通过javap –verbose A来辅助理解分析。

  ● (a+b)==ab

  a+b是两个变量相加,需要到运行时才能确定其值,到运行时后JVM会为两者相加后产生一个新的对象,因此a+b==ab的结果为false。

  ● (“a”+”b”)==ab

  “a”+”b”是常量,在编译时JVM已经将其变为”ab”字符串了,而ab=”ab”也是常量,这两者在常量池即为同一地址,因此(“a”+”b”)==ab为true。

  ● result==ab

  result=afinal+”b”,afinal是个final的变量, result在编译时也已经被转变为了”ab”,和”ab”在常量池中同样为同一地址,因此result==ab为true。

  ● plus=ab

  plus和a+b的情况是相同的,因此plus==ab为false。

  ● plus.intern()==ab

  这里的不同点在于调用了plus.intern()方法,这个方法的作用是获取plus指向的常量池地址,因此plus.intern()==ab为true。

  在掌握了JVM对象内存分配的机制后,接下来看看JVM是如何做到自动的对象内存回收的,这里指的的是Heap以及Method Area的回收,其他几个区域的回收都由JVM简单的按生命周期来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