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虽然一个考核指标定义了多个过错行为,但它把所有执法行为分为多个类型,每个类型的执法行为只对应一个过错行为,这个过错行为对是对,错是错:

  3. 后一种是那些限期完成的考核指标,正确的行为只有一个:按时完成的行为,过错行为却有两个:逾期完成与逾期未完成。

  虽然图形有些复杂,但这正是代表了现实世界业务的复杂性。我们拿着这些图与客户进行了简单的描述,由于图中的所有元素都是用客户熟悉的术语描述的,因此他们很快能够理解。同时,开发人员拿到这样一个图,很快制订了四套不同的方案,来分别解决四种不同的情况。
  随后,在对这四种情况更加深入的分析时,我们发现第一种情况在计算过错数时似乎有一些问题。在第一种情况中,一个执法行为包含了多个过错行为,如果出现了过错,过错数算几?假如一个执法行为包含三个过错行为,如果都做对了,分子数算1;但假如有2个过错行为错了,过错数算2?还有那一个正确的行为呢?这似乎有些矛盾!当我们向业务人员提出这个问题时,他也有些懵了,这样的结果似乎是我们双方都没有预料到的。经过反复的思考与讨论,后我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将原有的过错数拆分成过错户与过错数。在以上情况中,如果一个执法行为有2个过错行为错了,过错户为1,过错数为2。试想,如果不对需求进行如此深入分析与理解,能发现这样的问题吗?如果不及早发现这样的问题,是否会给项目后期带来巨大的风险?
  应该说,从初的粗浅认识,深入到后来对四种情况的认识,正是体现了DDD的另一个思想:持续学习。需求人员在开始一个新的管理系统的分析工作时,都有可能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们不可能一夜成为专家,也不必要成为专家。他们需要时间去学习领域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所有的领域知识,而是与软件相关的领域知识。做财务软件,你不必考财务师,但你必须要学会与财务软件相关的财务知识。你对领域模型的认识被延伸到了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包括之后一次一次的升级完善。你每认识深入一点儿,可能会体现到你的分析设计中,并终体现在开发的软件中。你对领域知识认识再深入一点儿,软件再完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