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业务流程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的分析内容是流程差异化分析。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情况。因此,我们在进行流程分析的时候,常常面临流程差异化的问题。我们说企业信息化是一次改革,这首先体现在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操作,也是消除这种流程差异。但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情况,这特别体现在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不同,又常常造成这种流程差异不可避免。分与合,分治与一统,常常是一个都要兼顾的问题,非常微妙,我们要小心处理。在这个问题上你也许会问,使用工作流引擎可以了嘛。工作流引擎不是的,它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更多的问题还需要我们的分析人员去分析与处理。
  后,企业信息化是一次改革,这特别集中地体现在了业务流程分析这一部分。当我们详细分析了客户现有的业务流程以后,应当进一步思考这样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值得改进。信息化对于企业流程管理的冲击是巨大的,典型的实例是ERP。ERP的前身是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起初,企业也是希望有一套软件系统来管理它们的仓库。后来,企业领导希望他们在进货的时候能有一定的采购计划,避免出现仓库中的物资挤压,MRP出现了。然后呢,企业开始思考整个生产制造的链条管理,MRPII的概念出现了。再然后呢,物料需求的动因是生产的需求,生产需求的动因是销售的需求。企业要真正做到零库存,必须切切实实地把从销售到采购的每一个环节都管理好,ERP的概念出现了。一个典型的信息化流程改进的例子。
  ERP对企业流程改进的思路是宏大的,但我们在分析每一个系统的时候不可能有如此宏大的雄心与抱负。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以下思路来进行我们对流程改进的分析:清除低效环节、简化业务瓶颈、整合可用资源,以及将繁琐任务自动化。
  清除低效环节,是清除那些耗费成本高而收效又低的环节,典型的是过量的库存。过量的库存原因很多,有可能是供销环节没有处理好而造成的过量采购,或者生产过剩,也可能是生产计划没有制订好而产生活动间的等待。除此之外,还有重复的活动,等等。
  简化业务瓶颈,是分析业务流程中影响整体进程的瓶颈业务,并有效地简化它。如很多业务审批流程中都有一个受理环节。大量业务都集中在一两个人来集中受理,根本忙不过来,造成整个流程的效率下降。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批量受理,加快处理效率;另一个是将受理环节的任务分散到更多岗位中,降低受理人员的工作量。
  整合可用资源,是更大范围地整合各个部门、不同职能的人员与社会资源,更加协同地来完成任务,这也是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拿手的方面。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是典型的例子,因为实在太经典了我不累赘了。医院系统也是一个不错的例子:完成了身体检查,医生立即知道了检查结果;医生开完药,收费处知道收多少费,药房知道拿什么药。
  后是自动化繁重操作。在财务系统中开了销售单,直接开发票了,并且直接形成报税数据;在网上报完税知道该缴多少钱,甚至不用去税务局,直接上银行缴,等等等等,不胜枚举。繁重操作自动化,正是信息化系统价值的体现。